医联体云平台建设方案

发表日期:

1.医联体云平台总体设计

1.1.建设目标

     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医院为核心,构建医疗医联体内各机构之间全面协同的移动智慧医疗云平台。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各医疗机构的资源,创建医院与医院之间合作、医生与医生之间协同、医生与患者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1.2.医联体云平台架构设计

     医院医联体云平台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医疗资源开放等举措,以医院为龙头,通过统一的互联网基础平台对接院内信息系统以及各协作医院,基于基础平台打造五大应用服务体系:患者服务、远程医疗和协作、远程教学、诊断中心、药事服务。实现面向患者就诊的便捷服务,实现对跨地域的医院间协同服务的支持,并进一步支撑医生多点执业以及医药联动、健康管理联动和慢病管理联动等新模式新业务。

云平台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1:医联体云平台总体架构

1.3.技术架构说明

医联体云平台通过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各级各类医院之院内院外数据的整合,构建统一的接口管理、资源管理、流程管理、财务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后处理深度挖掘应用,面向居民、医生、医院、第三方相关产业提供各种云健康服务,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整个云服务平台的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其主要是通过融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即时通讯、远程视频等技术,在硬件云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医疗健康服务的基础平台(包括居民主索引、即时通讯、统一支付、数据交换等),在基础平台上分别为居民、医生、医院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业务功能,从而构建线上线下(O2O)相结合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生态体系。


图 2 医联体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



2.医联体云平台建设内容

2.1.基础支撑平台

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完成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交换、流程协同,通过统一接口管理、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流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实现与医院内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支撑医师多点执业。

2.1.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支撑整个云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数据,支持维护各机构的基本信息、支付信息等,支持按照医院实际情况设置科室、医生、医技、药品、药师等数据。基础数据的管理能让医院在云上共享医疗健康信息,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信息服务。

包括机构信息维护、科室信息维护、医生信息维护、医技信息维护、药品信息维护、药师信息维护等。

2.1.2.机构个性化设置

可根据医院业务情况,对医院的业务设置、his设置等进行个性化维护,快速实现医院个性化需求。

提供对其他医疗机构的会诊、转诊等权限的双向授权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保障医院集团正常运行;还可进行当前机构的被授权查询,方便医生开展相关业务;同时还支持管理员维护,确保信息安全。

2.1.3.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医院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根本,是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对外共享的起点,主要包括:医生排班、医生号源、检查排班、检查号源等功能。


2.1.4.业务查询

提供基于互联网线上医疗服务业务的实时查询监控服务,以方便医院监控线上医疗服务开展的详细情况,监控相关业务的异常情况,对相关业务进行运营管理。可以对咨询、预约、转诊、会诊、检查等具体业务查询。进行分析和图表化显示,预测月度和日度业务发展趋势。对患者,医生,以及机构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展示。

2.1.5.运营管理

医生提供相应的医疗健康服务后,能取得一定的报酬,管理平台提供按照医生所需进行提现和累计积分的服务。

2.1.6.统计分析

提供基于互联网线上医疗服务业务的综合分析服务,对各项业务按科室、医生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绩效核算。

并且在平台中进行各项业务产生的海量健康信息和临床数据,可以提供到大数据平台,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持。

2.2.患者服务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技术,整合多门类第三方服务终端,深度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全面升级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健康咨询、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查检验报告查询、流程引导、健康管理等功能,实现患者全流程移动化智慧医疗服务。患者在院外可随时获取医疗资源和健康支持,在院内可实时了解就诊进程,及时掌握诊疗结果,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医院的环境和秩序,完善便民服务软环境。

2.2.1.健康咨询

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医院可向患者提供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两种服务,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回复患者咨询,可支持诊前咨询、诊后咨询、用药咨询等,加强了医患互动,同时也起了一部分分诊的作用。

2.2.2.患者建档

对新患者身份进行实名制验证,并在线提交用户数据,建立用户档案。患者可将已有就诊卡进行绑定,以满足相关就诊需要。

2.2.3.预约挂号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进行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完成后,可在预定的时间,患者到医院直接享受诊疗服务。

2.2.4.排队叫号

采用互联网技术,让患者在挂号后,可以在手机端查询排队信息,方便患者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协调日常行为工作。通过手机实时掌握预诊信息、排队状况,结合过号预警,方便居民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无效等候,通过分流也改善了医院的就医环境。

2.2.5.在线支付

随着用户对于手机支付、电子钱包等支付模式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医院也为患者开放了在线支付的功能。同时,由于在线支付与线上咨询、预约、挂号、电子处方等功能模块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在线支付功能的开展,对于构建完整的在线诊疗流程闭环不可或缺。

云平台提供用户在线支付的功能,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进行挂号费、药品费用、住院押金、就诊卡充值等项目支付,避免患者在收费窗口排队,减少排队环节,提高就诊效率。

2.2.6.报告查询

患者在医疗机构进行医技检查之后,对于能即时获得的报告可在医院现场获取,或者随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自身的医技报告。

医技报告列表包含患者在各个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查报告信息,可实时掌握自身身体状态,同时也可通过专家解读功能模块实现对检查检验报告的进一步解读。

2.2.7.健康教育

根据居民个人健康状况,居民可以获取相应的健康知识、预约健康教育讲座等,医生可分类进行健康教育信息推送、健康提醒等,促使居民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

2.2.8.满意度评价

患者完成诊疗活动后,可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对医生的各项服务进行满意度服务评价,增强医患之间的互动。也使医院管理部门能够更加科学、规范的了解医疗服务反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2.2.9.家庭成员管理

提供家庭成员管理功能,支持对家庭组进行管理。授权后,用户能够为家庭成员进行挂号预约、咨询服务等,解决一些年老或者年少患者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扩大受惠群众范围。

用户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自身家庭成员的绑定、删除等操作。成为家庭成员后,支持为家庭成员预约或者申请咨询医生服务。

2.3.远程医疗与协作

通过手机APP和PC等各种形式,提供双向转诊、移动会诊、远程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远程手术指导等服务。通过医生之间随时随地跨越空间的畅捷沟通,实现医生间便捷的业务协作,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专科医生的服务效率与服务价值。

2.3.1.远程联合门诊

远程联合门诊是指医院专家和基层医院医生利用互联网远程视频的方式,联合对基层医院患者进行诊疗,患者的信息在联合诊疗过程中实现可视化共享。病人在基层医生处进行就诊,由远端的专家医生通过视频查阅病人的资料和病人的状态,同时指导接诊医生对病人进行体检,根据了解的病症指导接诊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远程联合门诊的专家排班,实现专家坐诊一日,服务全省的效果,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扩大优质医疗的服务半径。通过远程联合门诊常态化的业务帮扶,一方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对基层医院的医生通过日常的业务进行指导。

2.3.2.远程会诊/多学科会诊

当基层医生遇到疑难病例时,可以发起多方会诊申请,在线邀请或预约上级专家会诊,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基层医生业务能力的“双提升”。

同时也支持院内多学科会诊响应。多个会诊专家在自己的办公室远程接入平台,可自由切换视频主窗口、浏览会诊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各学科专家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来制定最优的诊疗方案。

2.3.3.双向双明转诊

医生之间可通过平台实现方便快捷的转诊协作业务服务。通过方便、快捷、精准、连续性双向转诊服务,为患者建立门诊转诊和住院转诊的绿色通道,转诊过程中上下级医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业务协同,包括上下级医生通过平台进行短信、微信、电话等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上级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和时间安排,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核,进行接收或者拒绝操作。鼓励居民养成基层首诊的有序就医习惯,从而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升医疗资源的效率。

2.3.3.1.门诊转诊

门诊转诊流程支持分时段直接预约个性化排班两种形式,在现有号源不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平台自行排班。

2.3.3.2.住院转诊

通过医生工作桌面pc端、移动端App服务等,下级医生填写电子转诊单,录入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摘要、欲转往科室等信息,在线帮病人转到上级医院住院。康复期的患者也可通过住院转诊应用由上级医院将康复期的患者由上级医院转到下级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

2.3.4.检验检查预约

医院检查中心向各级医疗机构开放共享检查设备资源,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医技检查预约平台,提供检查资源共享与检查协同服务,各级医疗机构可在线帮助患者预约检查中心的医技检查项目,患者按时直接到检查中心缴费检查,检查完毕报告返回给申请医生和患者,实现检查报告和医学影像的共享和互认,从而提升检查中心的设备利用率,避免患者来回奔波。

2.4.远程教学

2.4.1.手术直播

云平台医生端应用先进的视频流媒体技术,结合先进的直播技术,为在远端的医生和护士提供实时的手术直播影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广大医疗工作者的手术观摩需求。

手术示教系统将手术室正在进行的手术在示教室异地复现、远程转播和实时录制。使观摩者可以不必进入手术室,就可以直接的观摩手术的全过程,同时也可以与手术者进行互动。

2.4.2.在线视频教学

在互联网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医疗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电脑端、移动端在视频教学模块下浏览或者搜索相关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包括:教学课件、临床示范、手术实录、健康知识普及等。通过这一功能,医疗工作者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其方便地获得医疗再教育服务。

2.4.3.学分管理

基于医教联动的视频教学服务,可开展院内医生学习积分模式,支持对直播、录播等视频进行积分设置,医生在查阅相关视频之后,即可累积积分,管理层可通过积分的积累情况,了解医生平时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的积极性。

2.5.药事服务

通过云平台,支持对病人进行在线开续方,方便慢病患者、长嘱患者、恢复期患者减少复诊时间。原主诊医生可以通过调阅患者病历,根据目前的患者情况,随时、随地使用手机APP、或者电脑客户端,根据复诊计划给病人开好处方,该处方将回写到医院HIS系统,并将电子处方发送到相关药房或药店,病人处方支付后,接受的药房或药店根据处方配好药品。患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刷医保卡到自助机提取药品;或通过药企配送到患者的家中。